时光如白驹过隙,转眼间,已经是我来到如东检察的第五个年头。五年前,刚出校门那个青涩的少年,怀着一颗对法律的热忱之心,奔向自己向往已久的检察事业。初来乍到的忐忑之情至今仍然回味于心。凭借着大学课堂上零零碎碎的知识拼凑起对检察机关的基本认知,满脑子都是自己即将走向公诉席,在庭审中激烈辩论,代表神圣的国家权力让犯罪分子低头悔罪、失声痛哭的场景。想想就很兴奋,兴奋过后是紧张。初出茅庐的自己没有良好的书写法律文书的功底,没有丰富的参与辩论的经验,万一在庭审中被对方抓住漏洞怎么办。就这样反复的兴奋和紧张直到入职定岗,我才发现我的兴奋和紧张是多余的。原来检察机关除了公诉还有其它很多的职能,我所在的控申部门就是其中之一。
初次接触这份工作,和我最初想象的检察工作很不相同。我跟着前辈们慢慢地熟悉岗位的职责,一切都是从零开始。
控申部门的基础性工作是处理来信来访等信访事项,所以耐心是这个岗位必备的素养之一。耐心地帮助来访人缕清思路,耐心地从每一封来信中厘清诉求,耐心地释法说理,耐心地给与答复。不论结果能否满足信访人的诉求,他们感激的笑容和信服的眼神便是对我这份工作最好的回复。本着对每一个当事人负责任的态度,我倍加珍惜参与办理每一个案件的机会,向书本学习,向办案部门学习,通过案件来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,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。
司法救助是最能体现司法温情的环节。我们会主动发掘在办案件中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线索,主动向受害人讲解司法救助的政策并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的程序。为了方便受害人,我们主动走访所在镇村,了解相关情况,帮助受害人更加高效的完成司法救助的申请工作。每次最不忍的便是走访那些因案致贫的家庭,每一次与他们的接触都会让我更加明晰检察控申工作的意义。也是通过这些接触,我更深刻地体会到,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是几个家庭的心酸历程,“我们办的不仅仅是案件,也是别人的人生”。
回顾这段工作的时间,不长不短,虽然和来之前的期待有一定的出入,但一路走来却是收益匪浅。“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”,我时刻提醒自己,不要忘记自己选择这份事业之初的怦然心动,不要忘记这身检察蓝所带给自己的职业荣誉感。做一个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的检察干警,在践行“公平正义,司法为民”的道路上继续前行。